瓜桂飘香时节,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银川慧风和畅、云淡风轻。2021年7月31日—8月1日,第十七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如期召开。本届研讨会由北方民族大学主办,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和中南大学未来法治研究中心承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宁夏法学会、青海库泽县人民检察院等80余所科研院所和司法实务部门的150位专家学者齐聚魅力凤城,围绕会议主题“民法典时代的习惯”展开为期两天的深入研讨,共享学术盛宴。我院王勇教授、牛绿花教授应邀带领2018级学术型硕士马俊、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佩袁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王勇教授与硕士生李佩袁合著论文《牧灵之谜——人类与动物(生物)之间田野互动规范的同步进化及其生态价值》、牛绿花教授与硕士马俊合著论文《权威、情法与场域之间:藏族民间调解的转化适用——从青海果洛州“斯巴”调解谈起》被收录至本届研讨会论文集。
图1 第十七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分为主题演讲、民间法与法教义学、民间法与法社会学、司法中的民间法、民族习惯法、民间法青年论坛五单元两分会。
在会议第一单元主题演讲环节,我院牛绿花教授作题为《多元主体在基层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调研》的主题演讲。牛绿花教授在发言中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实地调研的经历切入,结合调研数据和收集的实例,从解决纠纷不同主体、解决纠纷数量比较两个维度图文并茂地向与会专家学者呈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类民间人士、人民调解员以及基层法院等主体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指出基层普法取得不错效果、基层民间人士解纷纠纷的不可替代、双语在牧区的重要性以及发挥基层职能部门粘合剂作用,深受与会专家学者在接下来各会议中的关注、交流和探讨。
接下来,在会议第四单元第二分会场《民族习惯法》会议上,我院2018级学术型硕士马俊作题为《权威、情法与场域之间:藏族民间调解的转化适用——从青海果洛州“斯巴”调解谈起》的发言,硕士马俊以青海果洛州“斯巴”调解为切入点,从“斯巴”调解的调解主体与程序构造中静态表达的权威耦合逻辑、调解依据与程序运行中动态展演的情法资源叠加逻辑、不同解纷场域中藏族民间调解的运行逻辑,指出藏族民间调解转化适用应廓清调解主体、调解依据、调解场域中蕴含的权威耦合、情法资源叠加和解纷场域互嵌逻辑,诉调场域是藏族民间调解适用藏族习惯的最佳场域等,并与在会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请教学习。
图2 我院牛绿花教授作主题发言
图3 我院2018级硕士马俊在论坛民族习惯法单元作发言
此次学术研讨会,诸位专家学者克服重重困难相聚凤城银川,围绕会议主题“民法典时代的习惯”分享心得、交流思想、深入研讨适逢其时,对法教义学、法社会学、法人类学、司法等领域中民间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师生应邀参加此次研讨会,充分体现着我院教师在该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面对面与知名专家学者们对话交流,为西北地区和西北民族地区法治发展汇聚更多智识,不断扩宽我院学术研究影响力。同时,教授带领学生参加研讨会是我院教授传授、帮助和带领学生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一次生动实践课,激发我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的旨趣,秉承执着追求和高度热爱的学术情怀在更多的学术盛宴中交流学习,拓宽研究视野,丰富学术实践,积累宝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助力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迈上更高台阶。
撰稿人:马 俊
审核人:牛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