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威斯尼斯人5845cc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孙龙作《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专题报告。本次学术报告由我院杜睿哲教授主持,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李高协主任、我院曾庆辉教授、王勇教授参与讨论,孙龙老师随行中国人民大学李翔飞博士、秦博文博士、谭万泽博士参加学术讲座。
首先,孙龙教授介绍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实践、学术背景和课题思路,回顾制度发展20年的四个阶段。指出制度总体呈现出“地方创新-中央认可-全国扩散”的发展脉络。其次,孙教授运用比较分析法介绍联系点的工作规则,通过类型化研究展现其实际运作机制。他认为,联系点的遴选应当符合“三有标准”,在此基础上明确工作职责规定,健全包括专业培训等具体措施在内的工作保障机制建设,深入探索与区县乡镇人大工作融合的工作机制。孙教授以两个维度标准对制度实际运作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类型进行区分,结合试点实例分析其成因。同时,孙教授提出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发展的三个逻辑。他指出,制度的历史逻辑在于其内生于党和国家的历史实践之中,理论逻辑体现于立法领域从群众路线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实践逻辑依托于从具体工作联系到机制化的联系网络。最后,孙龙教授提出对联系点制度的几点思考。他认为,完善地方党委领导机制,进一步提高制度化水平,完善优化征求意见具体方式,明确基本职能,正确处理人大联系点与政府联系点之间的关系是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发展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点方向。
报告结束后,三位与谈嘉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李高协主任细化介绍了联系点下设组织的实践情况,强调杜绝泛化虚化同质化。曾庆辉教授就本次报告总结具有研究价值的论题。王勇教授指出该制度在结合“两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同学们重视历史逻辑,将“行法”与“立执司守”缺乏反馈机制等问题相联系。与谈环节结束后,孙教授对听众提出的现有民主渠道与联系点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解答。最后,杜教授对整场学术报告进行了总结。
基层立法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环节,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是甘肃本土的基层创造性实践,是“地方特色上升至中央”的有益实践。本次讲座从选题到研究,从思路到方法向同学们全方位展示研究过程结果,为同学们树立治学严谨、追求卓越的学术标杆。
撰稿:张婉娴
校稿:袁 馨
摄影:石 锦
审核:威斯尼斯人5845cc